生产稳、需求足、质效升, 泰安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 2025-07-30 18:11:28
  • 727

中华泰山网讯近日,市统计局公布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成绩单”。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这是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的有力印证。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项目攻坚稳增长、创新驱动促转型、效能提升强质效三大着力点,强化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落细,全力抓生产、促消费、稳增长,推动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回升、稳中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36.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966.2亿元,同比增长7.2%。

生产稳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279.4亿元,同比增长3.8%;畜牧业产值77.9亿元,同比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2亿元,同比增长9.3%。3个行业产值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贡献率合计达到95.4%。

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上半年,工业生产支撑有力,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制造业领衔门类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9.3%,对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高达95.0%。在统的规上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7.6%。重点行业坚定转型,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1%、10.2%。

建筑业增长优势明显。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0.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完成安装工程、建筑工程产值分别为305.3、29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4.0%。合同总量稳中有升,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累计签订合同额1440.6亿元,同比增长3.7%。

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力。1至5月份,我市规上服务业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11.0%。十大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7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在统的29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大类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69.0%。从企业增长面看,有65.6%的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呈现正增长态势,企业经营状况平稳向好。

需求足“三驾马车”协同拉动

上半年,投资动能持续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6%,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3.3:49.2:47.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9%。新动能投资迅速增长,“四新”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6.1%、28.3%。

随着全市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家电换新、汽车补贴等举措进一步落地,消费活力加速释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3.2%。对限上零售额拉动较大的类别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4.5%、18.4%、15.4%、17.4%,分别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3.0、2.5、2.1、0.8个百分点。

上半年,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92.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总值273.4亿元,同比增长22.9%。我市出台市级重点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开展“泰山品牌全球行”活动,上半年组织222家次企业参加53个境内外展会,对非洲、拉美等新兴非美市场出口分别增长58.4%、36.3%,新兴市场为全市外贸出口贡献较大增量。

质效升“三大要素”持续保障

财政收支稳健运行。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6.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亿元,同比增长5.0%。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89.1亿元,同比增长10.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22.9亿元,同比增长9.2%。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用电量数字的变化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1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纵观半年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积极势头。下阶段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态的持续向好,不断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杨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