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解释为什么当下仍然可以继续看多A股

  • 2025-07-22 22:22:20
  • 273

2025年7月21日,沪指再次创下阶段新高,市场上关于点位恐高症的讨论又开始了。

作为坚定的多头,民工认为当下A股市场仍然有上行动能。

在报告《势来不可挡:细数2014年至今每一轮资金驱动的始与末》中,已经复盘了近十年来的两轮牛市的原因和逻辑,而本轮市场中,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可以解释为何3500点后仍然可以做多:

权益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仍是背离状态。

信用利差的收缩是因为过去两年债券市场大涨,资产荒引发债券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被压缩到极致,无风险收益率也降到极致了,而这种情况下,债券资产的性价比就大大降低了。

而股票的风险溢价等于PE的倒数减去无风险收益率。

记住这个公式:股票风险溢价=(1/PE)-无风险收益率

股票风险溢价是市盈率倒数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这个差额反映了投资者持有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资产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以补偿其承担的市场风险。

风险溢价越高,说明股市的相对估值越低,或者说性价比越高。

怎么理解,比如现在无风险收益率极高,到处都是高息资产,存银行都能一年8%,那风险溢价极低,没人愿意冒险去买股票。

而现在,无风险收益率很低,十年期国债收益也只有1.68%,你拿着债干什么?冒险获得的风险补偿够高,就有人会不断买股票(风险资产)。

去年债市一直涨,债券收益率一直跌,市场根本没反应过来,看现在的权益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仍然处于背离状态,说白了就是现在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还是更高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对本轮牛市无感?

核心原因是,当前市场的增量资金不可测。

这个不可测不是真的不可测,而是感受不直观。

我举个例子,2015年的时候,你能看到散户开户数每个月都在暴增,很震撼;2020年,各种爆款基金募集百亿轻轻松松。

但本次牛市主要的驱动力,托底部分是汇金,推动上行的主要力量是险资+量化,普通人根本没接触过啊,你让他们怎么感知?

这种增量资金的不可测,以至于让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都不敢相信牛市已经来了。

今年的很多改善都是微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一些新的消费习惯还没有被感知,比如labubu的火爆等,看似对经济影响不大,无法很好反馈到总量的数据上,但总体还是有一些结构性乐观变化的,但这也是一种“不可测”。

机构投资者最近最爱问的两个问题是:

1、港股好还是A股好?A股能不能补涨?

2、A股的估值是不是贵了?

我觉得这个也很好回答。

可以直接看表舅文章《国家队一分钱都没卖》的这个图,AH溢价来到了125附近,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就目前看,我认为A股更有性价比。

A股再剔除银行,其实估值并不算特别贵。而在当下的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银行短期已经涨不动了。

机构很可能已经买不动了。

最后,二季报公布,我们发现国家队并没有卖,但也没买A500指数。

拆一下财联社统计的这个国家队买入数据:

中央汇金增持华夏沪深300ETF共92.88亿份,耗资高达350亿元;中央汇金资管公司增持华夏上证50ETF约81.83亿份,估算增持近220亿元;中央汇金还增持了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份额超38亿份,耗资近百亿元。

中央汇金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共108.74亿份,此次买入金额高达400亿元。

中央汇金增持易方达沪深300ETF84.29亿份,耗资约320亿元。

中央汇金资管同时增持了嘉实沪深300ETF近55.4亿份,增持金额为200亿元。

中央汇金资管公司同样增持了南方中证500ETF,二季度买入超33.66亿份,估算耗资近190亿元;中央汇金资管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高达130亿元。

毛估一下汇金系买入金额对比指数增长规模(统计来自给个基会):

华夏——二季度指数增772亿,汇金买入670亿,剔除后净增102亿。

华泰柏瑞——二季度指数增494亿,汇金买入400亿,剔除后净增94亿。

易方达——二季度指数增442亿,汇金买入320亿,剔除后净增122亿。

嘉实——二季度指数增301亿,汇金买入200亿,剔除后净增101亿。

南方——二季度指数增338亿,汇金买入320亿,剔除后净增18亿。

以上数据可能不准确,仅为粗略估算。

我觉得写市场,还是要言之有物一点,到底是多还是空,看好什么不看好什么,要明确一点,你们都应该学学老舅的表达方式。

机构销售朋友分享我一篇文章,说全文看下来一点逻辑和结论都没有,不知所云。

我不信邪,看了两遍,也没看出来作者想表达什么。可能我们真的境界不够,无法窥探作者的心思。

其实看空看多又何妨,被打脸了又何妨,不敢明确观点不就是怕看错吗?谁没看错过,再说短期看错,长期不一定错,拉长来看,谁错谁对都不好说。

另外,也不太理解一些财经大V们,你说大盘都到这个位置了,这么漂亮的多头均线组合,今年大家都赚钱了,我们都恨不得天天新高了,你要还在动辄嘲讽、阴阳怪气股市,那只能说明你没赚到钱呗。

我觉得这届监管挺牛逼的,股市已经在现有框架内搞得很好了。

上周去深圳,也见到了一些私募朋友,感受就是,这么好的股市大环境,大家抓紧时间搞钱,别浪费了一轮牛市。

继续对市场保持乐观。

面对这一轮牛市,如果你一直犹豫不决下不去手,有什么解决方案?

1、找平替,避开上涨比较多的方向,不要再追人形机器人、银行、创新药、海外算力等,我不是说这几个方向不会再涨,而是踏空后你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还没涨的方向,比如国产算力、非银、半导体等,当然我还是建议均衡配置,不要在行业主题类基金上配置太多仓位。

2、买高波固收+,用资产配置的方法去参与股市。固收+是收益折损率较低的产品,产品长期年化收益率与客户实际年化收益率的差值比较小,意味着客户能获得的真实收益较高,即便参与后回撤了,其回撤幅度不会特别大,而且好的产品或者组合可以长期持有不看。

看到很多朋友说,A股大部分时间都在3500点以下,所以等到3500点以下再买不迟,15年和21年很多人追高到现在还没回本。这代表了市场上很多人的想法,我不觉得这是错的,但是提醒下后面如果上了3800千万不要忍不住追进来。

不要幻想全面牛,现在更多是结构牛,盯着指数而不看结构,就会错失机会。

(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