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型CRM案例复盘01 – 商用车
- 2025-07-29 03:24:19
- 818
本文以我在IBM期间参与的一家商用车销售型CRM为案例,针对销售过程管理和大客户管理,列出了当时的现状评估和建议。并结合CRM3.0销售五维三阶段的理论,做了复盘,提出了现在将如何优化。
我在CRM3.0的大客户销售管理中提出了五维三阶段的理论,接下来我会通过对我之前参与的多个项目做个复盘,介绍一下如何使用CRM3.0理论把项目做得更有价值。五维三阶段两导向介绍请见《销售数字化功能导图-五维三阶段》,本文就不赘述。
(一)项目背景
客户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企业。这个项目发生在2012年和2013年,当时我在IBMGBS负责中国区OracleCRM方案时参与的。当时的项目范围包含销售、服务和营销。这篇文章里我聚焦在销售。
(二)当时提出的整体建议
总体建议(当时)
建立针对销售线索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线索转化的管理与监控
建立规范化的客户计划,形成对客户的销售目标设定、关系纪录以及行动计划
建立销售管道管理,前移销售控制点,实现整个销售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积累、利用和继承商机资产,持续提高销售团队能力。
复盘(现在)
当时的总体建议就是五维三阶段中的阶段一的基础功能,也就是销售过程管理(TAS+)的基础功能,实现销售过程中汇报、管理、可视和打通。
建议的第一点就是对线索的有效管理,第三点就是对商机的有效管理,第二点说是客户计划,其实是针对客户的销售计划,并没有客户运营提升的方法。
(三)当时做的分析和建议
1)销售管理
a)现状(当时)
如上图所示,对销售过程中线索管理、商机管理、报价管理、订单管理、客户计划、拜访计划与执行等进行了现状评估:
销售仍然是以订单为主线的销售方式,考核以结果为导向。订单前的客户规划,订单中客户争夺,订单后的服务跟踪缺失。
销售相关信息分散,没有过程记录,没有客户重要决策机制信息。
b)建议(当时)
建立主数据管理,记录保存所有客户相关的销售信息。建立完整客户销售过程视图。
强化大客户销售前期规划,中期过程管理,订单后的增值服务跟进。
建议可采用标准化作业模式统一管理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提升销售质量。
建议考核从定量和定性二部分去考虑。
逐渐完成销售由关系型销售到专家型销售的转变,成为客户的秘书或朋友。
c)复盘(现在)
从建议的后面四条可以看出10多年前我是能看出企业2B销售中的核心提升点:
大客户的持续运营和销售提前布局
赢单经验和技巧的沉淀和固化
客户运营效果的数字化。只是当时我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2)客户管理
a)现状(当时)
如上图所示,对客户管理过程中统一客户视图、客户细分管理、客户计划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客户分析、潜在客户管理等进行了现状评估:
客户数据散落在各个系统中。
没有形成客户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闭环收集机制。
针对细分的客户群,服务和营销的差异化不大。
客户数据对其他系统支撑力度不大,对客户和用户带来的价值不大。
b)建议(当时)
既要结合XX当前实际,也要借鉴标杆实践
由订单为主线转变成客户生命周期每个阶段我们如何管(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定义客户管理策略(不同客户细分市场、存量客户还是增量客户)、覆盖策略(普通客户有人管、重要客户有人看)
考虑是否由追求客户数量增长转变成提升客户质量,业绩考核考虑大客户提升数量、单户收入等。针对大客户是否建立客户经理制?销售人员要转型。
科学化整合收集所有XX客户相关系统的数据,根深才能叶茂。强化模块互通,以用为本。在客户所有接触点以及所有生命周期阶段都有数据收集和验证机制。
总结:本文分享了企业要想咨询项目成功,在咨询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两目的三技巧和一心态。
c)复盘(现在)
10多年前我能意识到大客户管理和销售管理应该是2条独立条线,应该独立规划和管理。如上面建议第2,3条,当时也能意识到大客户管理的改进方向是聚焦运营和聚焦质量,但是还没有形成大客户管理(ESP+)的理论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3)业务改进建议
a)建议(当时)
如上图所示,我当时给这家公司提出了上诉业务改进建议。下面三点改进建议当时打动了客户的销售老大,当时客户销售老大问了好多问题,主要是关于大客户经理团队如何建和标准化销售行为如何落地。还约我们什么时候具体方案出来了,再仔细沟通一次。当时三点建议是:
从追求客户数量,到追求客户增长质量。(例如大客户经理团队)。
精耕细作,标准化销售行为(标准作业模式)。
差异化服务能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服务产品化是必由之路。
当时我只是感觉应该往上面三个方向转,但缺乏具体理论、模型和落地措施。
b)复盘(现在)
其实大客户经理团队就是CRM3.0大客户管理(ESP+)中大客户管理五步法的客户覆盖模式,也就是地区销售、大客户销售和方案销售团队如何建。销售标准作业模式就是销售过程管理(TAS+)中赢单五步法和八要素。
(四)整体项目复盘
如果现在我在做这个项目,首先我将采用APPFI法进行规划。
1)找出业务价值点和进行RMB方法分析
如果在能得到客户最高层的认可和支持,并全力参与的前提下,我会进行找出业务价值点和进行RMB分析这2步。如下:
第一步:定位关键问题。首先要了解客户的业务分布,找出客户的核心业务,以及未来潜力最大的业务。从这些业务中发现哪些地区、哪些领域、哪些行业、哪些产品或方案存在问题。例如该客户是在1,2线城市中,核心业务遇到了新势力的巨大挑战。
第二步:分析原因,寻找方向。这个过程是个性化的过程,但一般来说客户业务高层一定会知道问题产生原因。例如:1,2线城项目金额大,周期长。竞争对手一般提前几年就布局,大手笔投入,到招投标时已形成很大优势,从而在这些城市中很难赢得大单。
第三步:用RMB模型寻找解决方向。
a)洞察与资源
分析:我们的能力以及和对手的差距
已有资源:该客户“核心业务线”有独立事业部负责,一线城市都有独立销售团队和售前团队。
洞察差距:主要竞争对手与重点1,2线城市有战略性协议,有固定资产投入承诺,有知名专家团队,提前参与规划。
b)模式
建议:通过六类创新,赢得市场。
管理模式创新:由分散式每个1,2线城市销售团队独立打单,变成全国统筹模式。建立全国营销和交付中心,对重点1,2线城市,由营销和交付中心统一协调和管理大客户、项目售前、售中和售后过程。
资源协调模式创新:抽调公司内部最优秀的专家团队到营销和交付中心,针对重点1,2线城市,专家资源由营销和交付中心统筹安排。
合作模式创新:除了传统合作伙伴外,与各大科研院所、标准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其标准制定和预研规划项目。
投入模式创新:对营销和交付中心的投入不与项目金额挂钩,不要求短期回报,而是与1,2线重点城市市场规模成正比。
人员能力创新:除了公司本身专家团队外,建立外聘团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如千人计划专家,知名研究机构中学术权威等,形成强有力的外援。
考核模式创新:对营销和交付中心的考核,不以短期销售额考量,而是基于与竞争对手相比,针对1,2线重点城市,在方案上、关系上的优势和紧密程度,以及未来2年孵化商机的大小和数量相关去考核。
c)引爆点:未来2到3年从竞争对手手中拿下3到5个1,2线重点城市,同时确保本身优势1,2线重点城市不丢。
2)数字化设计和功能
根据“找出业务价值点和进行RMB方法分析”指明的方向,设计本项目本期重点要实现的功能和流程。
如果聚焦在销售过程的管理,我会使用销售过程管理(TAS+)中的模型和最佳实践。
如果聚焦在客户运营,我会使用大客户管理(ESP+)中的模型和最佳实践。
如果聚焦在售前资源高效利用,我会使用销售支撑管理(MCI)中的模型和最佳实践。
如果要求对短期和中长期的业绩有较大提升。我会首先构建0可视化、量化和货币化的价值评估体系。然后采用商业关系管理(BRM)中的模型和最佳实践。
- 上一篇:初代被万拍卖成交
- 下一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