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砸场子, YU7 Max逆袭加价!

  • 2025-07-30 05:30:26
  • 515

最近小米汽车又搞出了点动静,不过这回不是哪个高管上热搜,也不是发布会炸场,而是二手市场炸了。**YU7 Max刚上市一个月,居然加价热卖!**这在新能源卷成麻花的今天,简直就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我跟几个车商聊了聊,也刷了几圈二手平台,加价1-6万是真的,尤其是YU7 Max顶配版,有的北京车才跑50公里,加价3万直接被抢走,买家压根不问价,电话里就一句:“能立刻提不?能就定!”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俩字:“等不起”。

【YU7 Max,买不到就是最好的】

目前YU7 Max下订,官方给的交付期是明年5月,也就是说你今天掏钱,可能等一年。而这款车订单量已经超过28万台,小米工厂哪怕24小时三班倒,也追不上这个节奏。

黄牛早就闻着味来了,左手倒卖靠前的订单,右手炒现车,两边通吃、稳赚不赔。要知道,现在新车市场卷到连保值都快没意义了,结果YU7 Max直接在二手市场反向“涨价”——这哪还是个新势力,这简直是当年丰田普拉多那味了。

我身边一位做新能源车置换的朋友直接吐槽:“现在客户问我哪款车最保值,我都不敢说比亚迪了,得加一句——‘你要不看看小米YU7 Max?’”

【SU7 Ultra被弟弟“背刺”,割的可是铁粉的心】

说完小弟YU7 Max的风光,再来看看“亲大哥”SU7 Ultra,真是尴尬得能挤出汁。

原价53.99万起的旗舰,现在二手车商回收价只给46万上下,甚至有个哥们58万落地,刚挂牌一周,开了不到200公里,二手报价亏了12万!这跟把钱扔水里听响也差不了多少。

为什么SU7 Ultra卖不动?原因也不复杂:

•价格比YU7 Max贵将近20万,

•配置反而打不过——YU7 Max是三激光雷达上身,智驾体验更顺,内饰也更豪华,

•而SU7 Ultra还有软件限速等着你,性能优势也体现不出来。

最关键的还得等!很多SU7 Ultra还在排队提车,而YU7 Max已经现车能上牌了。你说用户图啥?花钱受罪?

消费者不是傻子,这种情况怎么选,答案一目了然。“用脚投票”这词,可能现在雷总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这不是“黄牛横行”,是小米产品规划出问题】

有人说这次YU7 Max之所以加价,是被黄牛炒起来的。我不否认有炒作成分,但问题的根源,其实还是在小米自己身上。

YU7 Max的配置明显高于它的价格带,等于**“超值给力”+“交付困难”双buff叠加**。这就像你明知道餐馆里的招牌菜只卖19块钱还特别好吃,但老板每天只做50份,试问黄牛会不来抢?

而SU7 Ultra的尴尬,其实就是定位混乱、价格错位导致的。你不能一边用旗舰价卖车,一边又被自家次旗舰“吊打”,这相当于麦当劳出的儿童套餐比至尊巨无霸还实惠,谁还去点贵的?

小米现在的问题,不是造不好车,而是**“兄弟相残,定位混战”**。

【补救措施来了,但还得看雷总有没有魄力】

根据内部消息,小米工厂8月份要把产能翻倍,年底还要再提一波。工信部那边也可能要出台政策,限制新车半年内转二手——一刀砍掉黄牛的根。

但说实话,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你产能提上去了,是不是还要面对YU7 Max把SU7 Ultra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局面?SU7 Ultra的铁粉心态会不会彻底崩?这才是雷总更该焦虑的事。

毕竟谁也不愿意当“首发韭菜”。

【闲弟观点:让产品各司其职,别再内卷内伤】

我觉得小米汽车得尽快理清产品线逻辑,给每台车一个明确的“身份”。

•SU7 Ultra,要么就降价,不然就再堆配置,把“旗舰”名号坐实;

•YU7 Max可以保持“性价比杀手”的人设,但交付要跟上,别让人光着急;

•同时别再搞自家打自家的戏码了,兄弟齐心才有未来,内部内耗只会让品牌信用慢慢消耗殆尽。

造车这事儿,比手机要复杂得多,不是堆料就能赢,还得看系统性能力、品牌信任、售后体验,更要在价格、性能和定位之间做“减法”而不是全上。

目前来看,小米YU7 Max是火了,但SU7 Ultra车主却伤了心。这个坑,恐怕得靠雷总一句句“对不起”填,也得靠未来几款车“重新赢回信任”。

如果你正打算入手小米汽车,不妨多看几天。别让黄牛和加价绑架了你的钱包,更别让“盲目跟风”决定你未来三五年的出行体验。

——就像我们常说的:“买车别只看热闹,冷静下来,看清自己要的是什么。”